安徽自考365

您好,欢迎访问安徽自考365,自考助学正在接受报名。

2024年4月自考00394幼儿园课程真题及答案

2025-04-15 16:35分类: 学前教育(本科)真题 阅读: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幼儿园课程试卷

(课程代码0039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对课程的定义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分别是课程即知识、课程即计划、课程即经验和(B)

A.课程即生活

B.课程即活动

C.课程即教材

D.课程即科目

2.幼儿园课程运行的“指南针”是(A)

A.课程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3.幼儿园课程目标有三个来源,分别是幼儿发展、社会生活和(C)

A.幼儿需要

B.幼儿经验

C.学科知识

D.家长诉求

4.在课程计划中,教师表述的课程目标一般可分为表现性目标和(D)

A.发展性目标

B.认知性目标

C.情意性目标

D.行为目标

5.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适合幼儿的能力,其难度水平应处于幼儿的(C)

A.敏感期

B.关键期

C.最近发展

D.最佳教学期

6.《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这说明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C)

A.生活化原则

B.兴趣性原则

C.适宜性原则

D.目的性原则

7.小、中、大班年龄阶段的课程计划要体现儿童学习经验发展的渐进性与连续性,不同层次的课程计划也要注意减少项目间不必要的重复和循环,同时避免断裂或落空,这体现了制定幼儿园课程计划的(B)

A.灵活性原则

B.衔接性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统整性原则

8.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体是(D)

A.幼儿和家长

B.教师和家长

C.园长和教师

D.教师和幼儿

9.课程评价的目的是要提供证据以便确定如何修订课程计划,而不是评定课程计划的优良程度。这类课程评价是(A)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内在评价

D.效果评价

10.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的特点是(D

A.随意性

B.被动性

C.直接性

D.间接性

11.蒙台梭利认为,课程方案中最重要的、也最有特色的教育内容是(D)

A.语言教育

B.数学教有

C.艺术教有

D.感觉教有

12.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幼教界被称为“南陈北张”的两位幼教家是陈鹤琴和(B)

A.张宗麟

B.张雪门

C.张伯苓

D.张幼仪

13.在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中,活教育方法的核心是(D)

A.学和做

B.教和做

C.教和学

D.做

14.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实施强调(C)

A.端坐静听的学习方式

B.电子化的教学方式

C.艺术化的教学方式

D.“计划一工作一回顾”的活动流程

15.幼儿园课程理念往往反映出课程编制者的儿童观和(C)

A.教养观

B.教学观

C.教育观

D.教师观

16.设计主题活动时不宜过细,要为即时调整主题预留出可能,也可以多提供几种可能的方案以便教师选择。这体现了主题活动设计的(A)

A.灵活性原则

B.适宜性原则

C.均衡性原则

D.目的性原则

17.环境创设中应具有互动性的是(D)

A.环境与材料

B.环境与教学

C.环境与教师

D.环境与教有

18.为了对儿童进行全面的评估,高瞻课程编制的工具是(B)

A.发展检核表

B.儿童观察记录

C.综合报告表

D.成长档案袋

19.将幼儿园课程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在此基础上分别确定每个领域的课程目标。这种构建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的框架结构是(C)

A.以活动实施为框架

B.以身心发展为框架

C.以内容为框架

D.以个人兴趣为框架

20.可以帮助幼儿将零散经验系统化的课程实施途径是(D)

A.日常生活活动

B.环境创设

C.游戏活动

D.教学活动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隐性课程:是指学生获得的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包括学校物质环境、组织制度和心理文化等。

22.幼儿园课程资源:是幼儿园教有由构想变成现实的条件保障,是蕴涵各种教育目标的园内外的有形和无形的各种因素。

2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挑战性:是指幼儿园学习环境应成为儿童学习和成长的支架,使幼儿在充满挑战的情境中体验成功的经验,完成并超越其原来的能力和水平。

24.心理逻辑:就是学习者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哪些概念先获得,哪些概念后获得,按照怎样的顺序或规律获得。

25.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要素,通过收集和分析系统、全面的相关资料,科学地判断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和效益的过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6.简述我国教育领域课程观的变化。

答:(1)从注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向注重学生主动构建经验;

(2)从强调达成目标转向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只关注分科课程转向开始关注课程的综合化;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转向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答全对给满分。

27.简述日常生活活动开展的原则。

答:日常生活活动包括入园、餐点、盥洗、如厕、睡眠、整理、过渡和离园等环节的活动,

教师在生活活动实施过程中应遵守如下基本原则。

(1)教养并重原则。(1分)

(2)关注差异原则。(1分)

(3)轻松温馨原则。(1分)

(4)相互渗透原则。(1分)

(5)以非正式知道为主的原则。(1分)

28.简述作品取样系统评价所具有的优越性。

答:与现有的幼儿评价体系比较起来,作品取样系统的评价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1)它注重评价儿童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2)注重评价与教学的有机联系,而不是脱离或中断教学过程;

(3)能注意到儿童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而不只是评价幼儿与知识技能;

(4)它促使教师了解与认识儿童个人独特的学习风格并加以鼓励,而不以单一的评价方式来区分成就高低;

(5)它促使儿童与家庭都积极地参与评价的过程。(每个要点1分)

29.简述幼儿园活动区域投放材料须注意的基本问题。

答:(1)材料的安全性;(1分)

(2)材料的丰富性;(1分)

(3)材料的层次性;(1分)

(4)材料的可探索性;(1分)

(5)材料的易得性。(1分)

30.简述瑞吉欧教育的儿童观。

答:(1)儿童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人。(1分)

(2)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1分)

(3)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1分)

(4)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以相互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建构过程。(1分)

(5)教有的目的是要增加儿童发明和发现的可能性;为学习提供条件,通过一种积极的、相互的交流,帮助儿童学会如何学习。(1分)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论述你对三种不同课程实施观的理解。

答:(1)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

(2)相互适应取向的课程实施观。相互适应取向的课程实施,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幼儿园或班级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3)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指的是把课程看成是教师与幼儿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而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可适当拓展,每个要点3分,答全可酌情加1分。

32.论述幼儿园课程评价应确立的观念。

答:(1)评价目的的发展性。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评价方法的情境性。

(4)评价的过程性。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可适当拓展,每个要点2分,答全可酌情加2分。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0分。

33.案例:现在一些幼儿园将学会认读简单的汉字作为大班幼儿教有的重要目标之一。一方面,一些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图像知觉发展较快,而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因此只要方法得当,幼儿是可以学习的:另一方面,一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要求幼儿园尤其是大班增加识字教学内容。

请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分析幼儿园制定识字目标的不当之处。

答:围绕“筛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个依据”结合案例分析,言之有理即可。两个依据如下:

(1)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对课程目标进行价值筛选的主要依据。

(2)学习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是对课程目标进行可行性筛选的主要依据。(4分)

一般认为,儿童发展、社会生活、人类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目标的“来源”。因此,要科学地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就必须研究儿童、研究社会、研究人类知识,从三方面的研究信息中寻求支持。在教育目标体系中来自三个来源的信息需要经过过滤、筛选、协调。幼儿学习心理特征显示:尽管幼儿可以识字,但文字不仅是“图形”和“读音”,更重要的是“意义”,而理解文字的意义需要有关的经验。缺乏经验、缺乏理解的“识字”只是鹦鹉学舌,文字就成了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空洞躯壳。另外,幼儿识字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要多,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影响幼儿其他方面(如学习兴趣、自信心等)的发展,与小学课程也难以衔接。经过这样的分析,认为识字这一目标对幼儿来说不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因此,不宜把识字、会拼音作为幼儿园的课程目标。(6分)

六、活动设计题:本题10分。

34.试以“我要上小学”为主题名称,为幼儿园大班设计一个主题网络图(类型不限),并简要说明设计思路。

答:(1)设计为要素网络图或活动网络图皆可。(2分)

(2)主题网内容要能体现要素或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3分)

(3)内容安排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平衡各学习领域的内容(可稍有侧重,合理即可)。(3分)均合理说明设计思路。(2分)



郑重声明:本站开通助学课程,为考生提供助学督学服务,减轻学习压力,不提供代刷课、代做作业。

上一篇:2024年10月自考00398学前教育原理真题及答案

下一篇:2024年4月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安徽自考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