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自考00467课程与教育论真题及答案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课程学者博比特开创的课程开发理论是
A.实践主义课程开发理论
B.认知主义课程开发理论
C.人文主义课程开发理论
D.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学者是
A.泰勒B.泰罗C.查特斯D.博比特
3.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有学术性、专门性和
A.基础性B.全面性C.结构性D.权威性
4.“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
A.实践兴趣B.解放兴趣C.伦理兴趣D.技术兴趣
5.提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这个观点的著作是
A.《爱弥儿》B.《大教学论》C.《理想国》D.《普通教育学》
6.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最高目的是
A.学识B.兴趣C.德性D.能力
7.杜威提出“复演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某种工作或与之平行的活动方式”,如商业、烹饪、缝纫、纺织、木工等。这种课程实施形态是
A.模仿学习B.练习作业C.主动作业D.实践演练
8.儿童在熟悉“萝卜”“菠菜”“西红柿”等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蔬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经验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9.在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中,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是
A.附属驱力B.行动驱力C.认知驱力D.自我提高驱力
10.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有范例性、基本性和
A.深刻性B.典型性C.基础性D.全面性
11.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的价值的是
A.教育目标B.教育目的C.课程与教学目标D.教育法则
12.从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来看,“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属于
A.行为目标取向B.表现性目标取向
C.生成性目标取向D.普遍性目标取向
13.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与
A.情感领域B.社会发展领域
C.道德发展领域D.行为发展领域
14.对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的认识,认为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这种观点属于
A.主动适应论B.被动适应论C.超越论D.整合论
15.关于“怎样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课程内容”的问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者是主体
B.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
C.学习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D.学习者只是课程的享用者
16.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课堂讨论”和
A.小组合作B.自主探究C.教学对话D.深度学习
17.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是
A.示范B.展示C.呈示D.模仿
18.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标准,即“顺序性”和
A.逻辑性B.连续性C.发展性D.复杂性
19.在数学课程中,将先学习的公式定理在后继学习中重复出现,以使之不断得到巩固,这体现了课程组织的
A.顺序性B.复杂性C.整合性D.连续性
20.我国古代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从课程类型上可以认为是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D.实践课程
21.下列关于隐性课程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
B.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C.隐性课程的内容都是非学术性的
D.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可以是消极的
22.把课程变革过程视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这种观点反映的是课程实施的
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C.课程创生取向D.实践取向
23.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认为教师是
A.课程的开发者B.课程的指导者C.课程的创生者D.课程的消费者
24.认为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排斥教师的”,这种观点属于教学设计的
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D.实践取向
25.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所采用的评价,是
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结果性评价
26.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即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这种观点属于
A.第一代评价B.第二代评价C.第三代评价D.第四代评价
27.与内在评价相比,效果评价更关注
A.目标B.过程C.结果D.方法
28.从本质上来说,支配过程取向评价的是
A.实践理性B.工具理性C.解放理性D.逻辑理性
29.建构主义教学观下的情境教学模式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情境中心、问题中心和
A.课程中心B.教材中心C.学习者中心D.实践中心
30.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
A.问题中心B.意义建构C.反思D.改进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教学设计的三种基本模式。
32.简述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
33.简述经验课程理论的三种典型形态。
34.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要求。
35.简述前三代教育评价存在的不足。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6.请结合实际,谈谈班级授课组织的优缺点及你对改革传统的班级授课组织的看法。
37.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是怎样的?请谈谈你的认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6分。
38.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出现哪些讨论课题,会提出哪些问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是罗杰斯先生他自己造成了这样一种无组织的自由气氛———如同人们允许彼此为所欲为那般自由。他用一种友好的、轻松的方式与学生(大约25人)一起围着一张大桌子坐下,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最后,为了打破这种沉默,一位学生羞怯地举起手,发了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快的安静,然后,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此后,举手更多了。教师从没有催促任何学生发言。……”
(1)以上材料中描述的课堂情形反映了哪种教学模式?
(2)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怎样的特点以及独特的意义?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